银幕是反射回观众光亮度的主要因素
白塑幕使光散射,并将大多数光反射到天花板和边墙上因此被损失了。被称为“增益”的银幕将更多的光直接返回观众。银幕的增益水平与反射回的光量有关,其测量按照参照标准进行(具有光反射值为1的碳化镁板)。商业白塑幕的反射率各有不同,但通常具有根据参照标准的0.8-1.0反射率。”增益”银幕可具有2或更高的增益水平,但用于影院的银幕则根据影厅银幕的大小通常蕞佳为1.4-1.8。超过11米宽的银幕使用增益银幕通常会有所收益,银幕宽度超过14米时蕞好使用高增益(1.8)的银幕。增益超过1.8的高增益银幕会产生”热点”(即画面中心看上去过亮)。
摘下3D眼镜,电影画面不清晰原因:
摘下3D眼镜,你看到电影画面是重的。两个重叠的画面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而是用两个不同的摄影机拍摄出来的。3D电影的原理其实跟人眼是一样的,之所以我们用肉眼看到的世界是有立体感的,是因为两个眼睛细微的角度差别经由视1网膜传至大脑里,就能区分出景物的前后远近,进而产生强烈的立体感。
1. 剧本讨论。立体影片制作客户的要求,主要诉求点,制作师交流与沟通。
2. 概念设计。业内通用的专业立体电影流程前期制作,内容包括根据剧本绘制的动画场景、角色、道具等的二维设计以及整体动画风格(色调,节奏,情绪,泥塑---魔戒,星战,绿巨人等)定位工作,给后面三维制作提供参考。
3. 分镜故事板。根据文字创意剧本进行的实际制作的分镜头工作,手绘图画构筑出画面,解释镜头运动,讲述情节。
4. 粗模。在三维软件中由建模人员制作出故事的场景、角色、道具的粗略模型,为故事板做准备。用3D粗模根据剧本和分镜故事板制作出。其中包括软件中摄像机机位摆放安排、基本动画、镜头时间定制等知识。根据概念设计以及客户、监制、导演等的综合意见,在三维软件中进行模型的精准制作,是终动画成片中的全部“演员”。
5. 贴图材质。根据概念设计以及客户、监制、导演等的综合意见,对3D模型“化妆”,进行色彩、纹理、质感等的设定工作。
6.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对3D中需要动画的模型(主要为角色)进行动画前的一些变形、动作驱动等相关设置,为动画师做好预备工作,提供动画解决方案。
7. 分镜动画。参考剧本、分镜故事板,动画师会根据Layout的镜头和时间,给角色或其它需要活动的对象制作出每个镜头的表演动画,有人工设定关键帧,也有动作捕o捉器。
8.灯光。根据前期概念设计的风格定位,由灯光师对动画场景进行照亮、细致的描绘、材质的精细调节,把握每个镜头的渲染气氛。
9. 3D效果。若干种烟、雾、火、水光效在三维软件(Maya)中的实际制作表现方法。
10. 分层渲染。动画、灯光制作完成后,由渲染人员根据后期合成师的意见把各镜头文件分层渲染,提供合成用的图层和通道。
11.用渲染的各图层影像,由后期人员合成完整成片,并根据客户及监制、导演意见剪辑成不同版本,以供不同需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