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分法
优势:
1.立体效果不错;2.适合人数较多的放映场合;
缺点:
1.画面会有重影出现;2.观看角度受到限制;3.长时间观看会感觉到疲倦,偏振眼镜佩戴不够舒适;4.立体放映厅造价较高,也有一些影院的放映厅出于成本考虑不使用金属幕布,影响观看效果;5.个人家庭影院实现难度大,成本高。
色分法
分色技术是另一种3D立体成像技术,有红蓝、绿红、综紫三种主要模式,但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色分法会将两个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这样视频在放映是仅凭肉眼观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就可以看到立体效果,以红蓝眼镜为例,红色镜片下只能看到红色的影像,蓝色镜片只能看到蓝色的影像,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银幕画面主要技术规范与银幕架的制作要点:
1.设计视点。设计视点是指银幕画面下缘中点至首排观众座椅地面的垂直距离。银幕架下方的黑l幕框上缘,应与视点水平重合。这里着重强调的是设计视点的定义,因为有的影院首排观众地面与银幕架地面相差几个台阶甚至更高,无论相差多少,视点的垂直高度都要以银幕画面下缘中点与首排观众座椅地面为准,银幕架制作时要特别注意此点。
2.放映距离。放映距离是放映物镜至银幕画面中心点的距离。放映距离是确定银幕架位置的基本数据,在制作弧形银幕架时要准确定位银幕中心点,银幕中心点是指银幕弧形的底部,切不可用弧形银幕的弦长水平线计算放映距离。
3.仰视角。首排中心座位观众观看银幕画面上缘中心点的视线与视平线形成的夹角。根据视点与工艺设计给出的画面高度以及近视距等技术指标,制作安装的银幕架,都能符合放映工艺设计的仰视角的规范要求,关键是银幕架上方黑l幕框下缘的定位要准确,也就是在确定视点与近视距以后,按照工艺设计的画幅高度准确定位,否则,仰视角容易偏离。
4.近视距。排中心座位观众眼点(多以椅背代替)至设计视点的水平距离。由于观众台阶看台的施工,大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要求银幕架制作安装人员,在保证主扬声器与次低频扬声器正常安装与方便检修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证电影工艺要求的近视距。
固定银幕架根据电影工艺对银幕画面的要求,基本分为弧形和平形两种。
弧形银幕架多用于较大影厅较宽幅度的银幕,为的是提高银幕反射光的亮度分布均匀度。在使用方向性银幕时(如金属幕、增益银幕等),为提高银幕画面亮度分布均匀度,应使用有一定弧深的银幕架;平形银幕架多用于中小影厅较小幅宽的银幕,且多使用漫散射银幕。
银幕架的设计尺寸应大于银幕画面计算尺寸一定范围。一般银幕的定制尺寸,其上下左右各边缘应大于银幕画面10—20cm左右。所以,银幕架应当根据银幕画面尺寸与工艺设计要求以及弧长、弧深等数据适当放大。对于弧形银幕,还应注意银幕架宽度的放大问题,因放映距离是以放映镜头至银幕弧形底为计算依据的。首先根据放映距离、近视距以及音箱尺寸等确定银幕弧形底的位置,银幕架宽度的放大应该依据弧形适当向两边延长,银幕架的水平延伸宽度应大于银幕画面的弧深(如图2),或将银幕架宽度的延伸部分,依照银幕画面宽度方向向两边水平延伸,银幕架的水平深度应大于银幕画面的弧深。